【瓯是什么】“瓯”是一个汉字,读音为“ōu”,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以下是对“瓯”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释义
| 词语 | 含义 | 举例 |
| 瓯 | 一种小盆子或容器,多用于盛水或酒 | 古代有“青瓷瓯”、“陶瓯”等 |
| 瓯 | 指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别称 | 温州古称“瓯越” |
| 瓯 | 在方言中表示“小”的意思 | 如“瓯米”指小米 |
| 瓯 | 动词,意为“击打” | 如“瓯击” |
二、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
“瓯”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一种小型的陶制或瓷制容器。在古代,人们常用“瓯”来盛放食物或饮品,尤其在南方地区较为常见。此外,“瓯”也是浙江温州的古称,因此温州也被称为“瓯地”或“瓯江流域”。
在诗词中,“瓯”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色或生活场景。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就有“瓯江烟水”之句,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赞美。
三、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瓯”已不再是常用字,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仍会使用:
- 地名:如“瓯海区”(温州市辖区)。
- 文学作品:在古文或诗词中出现较多。
- 方言词汇:在部分南方方言中仍有保留。
四、总结
“瓯”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1. 小型容器;
2. 浙江温州的古称;
3. 方言中表示“小”;
4. 动词,意为“击打”。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其在历史、文学和地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瓯”虽字形简单,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