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这首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赤壁江景,借古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追慕与自身命运的感慨。全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宋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豪放之作。
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描写赤壁江水的壮阔景象,引出对三国时期周瑜的追忆,进而抒发自己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情怀。词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 上阕:描绘赤壁江景,展现自然的壮丽。
- 下阕:回忆周瑜的英姿,对比自身的处境,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二、结构分析(表格形式)
| 部分 | 内容概要 | 表达情感 | 艺术特色 |
| 上阕 | 描写赤壁江景,突出自然壮丽 | 感叹自然之宏大 | 意象丰富,气势恢宏 |
| 下阕 | 回忆周瑜,抒发个人感慨 | 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 借古抒怀,情感深沉 |
| 全词 | 结合历史与现实,体现豁达胸怀 | 悲而不伤,豪而不俗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三、经典语句解析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点明时间与空间的广阔,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用夸张手法描绘赤壁江水的壮观,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总结上文,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赞美。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通过对周瑜年轻有为的描写,反衬自己的年华已逝、功业未就。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最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仍能超然物外的豁达胸襟。
四、创作背景简述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政治失意,心境低落。但他在逆境中并未沉沦,反而借诗词抒发情怀,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体现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五、艺术价值与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是苏轼词作中的巅峰之作,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打破了传统婉约词风的束缚,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借古抒怀”题材的典范,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
总结:《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雄浑的意境、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才华,也体现了他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豁达与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