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赵构简介】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庙号宋高宗。他在北宋灭亡后,于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定都临安(今杭州),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在位期间,虽然面临北方金朝的持续威胁,但他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措施,维持了南宋的统治,并为后来的宋金对峙局面奠定了基础。
赵构的一生充满争议,他既有恢复中原、北伐抗金的理想,也有偏安一隅、与金议和的现实选择。他的决策影响深远,不仅关系到南宋的存亡,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赵构简介总结
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生于1107年,卒于1187年,享年80岁。他在靖康之变后南渡称帝,建立了南宋政权,定都临安。赵构在位期间,虽有北伐之志,但最终选择与金国议和,签订《绍兴和议》,确立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他一生经历复杂,既有帝王之尊,也有政治上的权谋与妥协。
赵构简要生平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赵构 |
| 字 | 德基 |
| 出生年份 | 1107年 |
| 去世年份 | 1187年 |
| 在位时间 | 1127年-1162年 |
| 庙号 | 宋高宗 |
| 年号 | 建炎、绍兴 |
| 父亲 | 宋徽宗赵佶 |
| 母亲 | 王贵妃 |
| 继位背景 |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构南渡称帝 |
| 定都 | 临安(今杭州) |
| 主要政策 | 抗金、与金议和、重用主战派与主和派 |
| 历史评价 | 有争议,有人认为其偏安求和,也有人认为其稳守江南 |
| 退位原因 | 1162年禅位给太子赵昚(宋孝宗) |
| 谥号 | 宣仁显孝皇帝 |
赵构作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其政治抉择深刻影响了南宋的历史走向。他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宋金对峙格局形成的关键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