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干将莫邪的典故句子】“干将莫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铸剑传说,源自《吴越春秋》和《搜神记》等古籍。这则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与精神,也蕴含了忠义、牺牲与传承的深刻寓意。以下是对“干将莫邪”典故中相关句子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出处、内容及含义。
一、典故简介
干将与莫邪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师夫妻。干将为吴王铸造名剑“干将”,而莫邪则为其妻,协助丈夫铸剑。后因吴王要求献剑,干将未能及时交出,被吴王杀害。莫邪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以自身为祭,铸成另一把名剑“莫邪”。两把剑合称“干将莫邪”,成为千古传颂的英雄事迹。
二、相关典故句子总结
出处 | 句子内容 | 含义说明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 “干将者,吴人也,善铸剑。其妻莫邪,亦工于铸。” | 描述干将与莫邪夫妇都是技艺高超的铸剑师。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 “干将作剑,三年乃成。吴王怒,欲杀之。” | 铸剑耗时长久,引起吴王不满,埋下悲剧伏笔。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 “干将曰:‘吾妻能造此剑,当以我死为祭。’” | 干将预知吴王可能加害,决定以生命换取剑的完成。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 “莫邪闻之,自投于炉中,遂成双剑。” | 莫邪为完成丈夫遗愿,不惜以身殉剑,体现忠贞与牺牲精神。 |
《搜神记》 | “干将莫邪,天下之利器也。” | 肯定两把剑的非凡价值,象征英雄气概。 |
《列异传》 | “干将之子赤,后为父报仇,斩吴王。” | 后续情节,展现家族忠诚与复仇精神。 |
三、总结
“干将莫邪”的典故不仅是一段关于铸剑的传奇,更是一段关于忠义、牺牲与传承的历史记忆。从干将的执着到莫邪的献身,再到儿子赤的复仇,整个故事层层递进,情感丰富,寓意深远。这些经典句子不仅是文学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的重要体现。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干将莫邪”这一典故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