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甄选问答 >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

2025-10-06 21:48:11

问题描述: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21:48:11

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与智慧的年代,涌现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和典故。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关于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通过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主要由魏、蜀、吴三个政权鼎立。这一时期英雄辈出,战事频繁,许多人物和事件被后人提炼为成语,广泛流传至今。这些成语大多来源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文献,既有对历史事件的概括,也有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常见的三国成语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刮骨疗毒”、“鞠躬尽瘁”等。它们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国时期成语典故精选表

成语 出处 含义 相关人物 历史背景
三顾茅庐 《三国志·诸葛亮传》 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刘备、诸葛亮 刘备为求贤才,亲自前往隆中请诸葛亮出仕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周瑜命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用草船从曹军处“借”得箭。 诸葛亮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智取曹操军箭
火烧赤壁 《三国志》《三国演义》 周瑜与诸葛亮联手,利用火攻击败曹操大军。 周瑜、诸葛亮、曹操 东汉末年,孙刘联军对抗曹操的决定性战役
刮骨疗毒 《三国志·关羽传》 关羽中箭后,仍坚持拔箭并刮骨疗伤,表现其坚强意志。 关羽 关羽在战斗中受伤,不惧疼痛治疗伤口
鞠躬尽瘁 《三国志·诸葛亮传》 形容尽心尽力,直至耗尽心血。 诸葛亮 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 曹操为鼓舞士气,谎称前方有梅林,士兵因口渴而暂时解渴。 曹操 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曹操以计激励士气
乐不思蜀 《三国志·刘禅传》 刘禅投降后,在魏国安逸生活,忘记故国。 刘禅 刘备之子刘禅投降曹魏后,安于现状
单刀赴会 《三国志·关羽传》 关羽只带一把刀独自赴会,表现出胆识和自信。 关羽 与鲁肃在东吴会谈,展现勇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比喻一切条件都已准备就绪,只差一个关键因素。 诸葛亮、周瑜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助火攻成功
七擒七纵 《三国志·诸葛亮传》 指诸葛亮多次擒获南蛮首领孟获,又多次释放,最终使其归顺。 诸葛亮、孟获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以德服人

三、结语

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成语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再现,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象征。无论是“三顾茅庐”的诚意,还是“鞠躬尽瘁”的奉献,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