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不周是什么意思】“供养不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长辈、师长或上级的敬意和歉意。它字面意思是“供养不够周到”,引申为在生活、情感、精神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照顾或尊重。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供养不周 |
拼音 | gòng yǎng bù zhōu |
词性 | 动词性短语/成语 |
基本含义 | 对长辈、师长等未能做到充分的照顾或尊敬 |
引申意义 | 表达歉意、自责或谦逊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书信、致辞、道歉等场合 |
二、详细解释
“供养”原指提供生活所需,如衣食住行;后引申为精神上的支持与尊重。“不周”即“不周到”,表示不够细致、不到位。因此,“供养不周”多用于表达对长辈或重要人物的歉意,表示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
例如:
- 子女对父母说:“我工作繁忙,未能常伴左右,实属供养不周。”
- 下属对上司说:“近期事务繁杂,未能及时汇报,是为供养不周。”
这种说法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孝道、尊师重道的传统。
三、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语气谦逊 | 该词带有自责意味,不宜用于指责他人 |
场景恰当 | 多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如书信、演讲、道歉等 |
情感真挚 | 使用时需真诚,避免流于形式 |
避免滥用 | 不宜频繁使用,否则可能显得虚伪或缺乏诚意 |
四、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例句 | 说明 |
“供养不周,敬请见谅。” | 表达歉意,请求理解 |
“子女在外奔波,供养不周,望父母体谅。” | 表达对父母的愧疚之情 |
“工作中疏忽,供养不周,特此致歉。” | 工作场合中的礼貌用语 |
五、总结
“供养不周”是一种带有谦逊和自责意味的表达方式,常见于对长辈、师长或上级的敬语中。它不仅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出说话者的修养与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表达,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展现良好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