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翻译】一、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这句话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在发动起义时所说的一句重要话语。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应当被立为君主的人,就是公子扶苏。”其背后蕴含着对秦始皇长子扶苏的政治立场和声望的认可。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因反对秦始皇的严刑峻法,曾多次劝谏父亲,因此遭到秦始皇的不满。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这一事件成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胜在起义时引用“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实际上是借扶苏的名望来争取民心,表达对秦朝暴政的不满,并试图借助扶苏的正统身份来增强自己起义的合法性。
二、翻译与解析表格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应当被立为君主的人,就是公子扶苏。 | 表达对扶苏政治地位的认可,暗示他才是合法继承人。 |
扶苏,秦始皇之长子也。 |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 | 强调扶苏的身份背景,为后续论述做铺垫。 |
其为人仁,且贤。 | 他为人仁慈,而且有德行。 | 描述扶苏的品德,说明他受人拥戴的原因。 |
赵高与李斯共谋,矫诏立胡亥。 | 赵高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帝。 | 揭示秦始皇死后权力斗争的真相。 |
赐死扶苏于上郡。 | 赐死扶苏于上郡。 | 说明扶苏被杀的结局,突出秦朝统治的残暴。 |
陈胜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陈胜说:“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怎么样?” | 展现陈胜的决心与号召力。 |
三、结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宣言,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秦朝暴政的不满,以及对扶苏这位潜在合法继承人的支持。这句话在历史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权力、忠诚与正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