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甄选问答 >

曹植的七步诗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含义

2025-09-18 20:55:44

问题描述:

曹植的七步诗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含义!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20:55:44

曹植的七步诗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的含义】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七步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兄弟情仇与政治斗争。而郭沫若作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诗人,也创作了一首“反七步诗”,在形式上模仿原诗,但在内容上表达了不同的思想立场。两者虽然都围绕“七步诗”展开,但内涵却截然不同。

一、

1. 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相传为曹植在魏文帝曹丕逼迫下所作,诗曰: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以“豆”与“豆萁”比喻兄弟之间的关系,表达出对兄弟相残的悲愤与无奈。诗中“同根生”象征兄弟同源,“相煎何太急”则直指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2. 郭沫若的“反七步诗”:

郭沫若在1960年代写了一首“反七步诗”,用以批判封建制度和阶级压迫,同时也表达对人民力量的歌颂。诗曰: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表面上模仿了曹植的格式,但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则引入了新的主题——呼吁社会变革与人才选拔。郭沫若借此表达对旧制度的不满,以及对新社会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精神。

二、对比表格

项目 曹植的《七步诗》 郭沫若的“反七步诗”
作者 曹植(三国) 郭沫若(现代)
时期 三国时期 20世纪60年代
内容主旨 兄弟相残、政治斗争 批判封建制度、呼唤变革
表达方式 比喻、抒情 模仿、讽刺、呼吁
语言风格 简洁、含蓄 借古讽今、富有气势
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乱世之中 新中国初期、社会变革
诗歌结构 四句,押韵 六句,保留原结构

三、结语

曹植的《七步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成为千古名篇,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则是在历史背景下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再创造,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两者虽同为“七步诗”,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却大相径庭,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人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