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恶如仇的意思】“嫉恶如仇”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邪恶、不正当的行为或人非常痛恨,甚至到了像仇人一样的程度。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正直、有正义感的人,他们不仅不愿意与坏人同流合污,还会积极地去揭露和抵制不良行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嫉恶如仇 |
拼音 | jí è rú chóu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慎乎德。……故君子务在慎德,以安百姓。今子为政,而不务德,而务刑,是犹欲止水而投石,非所以治也。”(虽非直接出处,但此成语常见于古代文献) |
释义 | 对坏人坏事极其憎恨,如同仇人一般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
近义词 | 憎恶如仇、疾恶如仇、怒发冲冠 |
反义词 | 容恶藏奸、是非不分、无动于衷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他为人正直, 嫉恶如仇 ,从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2. 这位检察官 嫉恶如仇 ,坚决打击腐败行为。
3. 他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嫉恶如仇 ,常常挺身而出。
三、成语背后的精神内涵
“嫉恶如仇”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表达,更是一种道德立场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一个人对正义的坚持、对善良的保护以及对邪恶的不容忍。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身上都有体现,比如包拯、海瑞等,他们都是因为“嫉恶如仇”的精神而被后人敬仰。
四、总结
“嫉恶如仇”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成语,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强烈反感。它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为社会中的正能量代表。
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基本信息、用法及文化内涵,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痕迹,力求自然流畅、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