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原文注释与对照翻译】《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的一篇家庭教育经典,内容简明扼要,语言朴实,强调修身齐家、勤俭持家、礼仪待人等传统美德。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以下是对《朱子治家格言》的原文、注释及对照翻译的整理总结,便于读者理解与应用。
一、原文与注释对照表
原文 | 注释 | 翻译 |
朱子治家格言 | 朱熹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家庭道德规范 | 朱熹所撰的家庭教育格言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每一餐饭都应想到来之不易,每一线一缕都要珍惜物资的艰难 | 一顿饭、一滴水,都应该想到它们的来源不易;一针一线,也要想到资源的珍贵 |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在下雨前就修补房屋,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挖井 | 应该在事情发生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才去应对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 自己生活要节俭,宴请客人不要过于拖延 | 自己的生活要简朴节约,招待客人不要过分铺张 |
宜多读书,以增智慧;宜多行善,以积阴德。 | 多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多做善事可以积累福报 | 应该多读书来提升智慧,多行善事来积累功德 |
贫贱难移,富贵不淫。 | 贫穷时也不改变志向,富贵时不骄奢淫逸 | 贫困时不放弃操守,富贵时不放纵欲望 |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须要无愧于圣贤。 | 心地要正直,不能违背天理;言行要端正,不能有愧于先贤 | 心肠要正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言语行为要符合圣人的教导 |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举;作事须循天理,勿蹈人欲。 | 读书是为了成为圣贤,不只是为了考试;做事要遵循天理,不要放纵私欲 | 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德之人,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做事要合乎道理,不要被私心所驱使 |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严慈。 | 生活要简朴,教育孩子要有严格与慈爱 | 生活方式要朴实无华,教育子女要既严格又慈爱 |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更可恶。 | 看到富贵之人就献媚的人最可耻,遇到贫穷之人就傲慢的人更可恶 | 对富贵之人阿谀奉承是最可耻的,对贫苦之人趾高气昂更为可恶 |
二、总结
《朱子治家格言》虽篇幅不长,但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与家庭伦理。它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指导书,也是一部人生哲学的经典。其中强调的“节俭”、“勤奋”、“诚信”、“谦逊”等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与实践这些格言,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个人修养,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它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归传统、注重内在修养的生活方式。
结语:
《朱子治家格言》不仅是古代家庭伦理的典范,更是现代人修身养性的良师益友。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智慧,做一个有德、有礼、有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