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的意思】“拍案惊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第一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原意是形容人听到令人惊讶的事情时,因震惊而拍桌子,表示极度的惊讶和感叹。现在常用来形容事情出乎意料、令人感到非常意外或不可思议。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拍案惊奇 |
| 拼音 | pāi àn jīng qí |
| 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 释义 | 形容对事情感到非常惊讶、吃惊,甚至出乎意料之外。 |
| 用法 | 多用于叙述事件时,表达惊讶或赞叹的情绪。 |
| 近义词 | 惊叹不已、大吃一惊、意想不到 |
| 反义词 | 预料之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听到一个离奇的故事 | “他竟然在沙漠中发现了一座古城,真是拍案惊奇!” |
| 看到不可思议的事件 | “这个发明竟然能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真是拍案惊奇。” |
| 对某人的成就感到佩服 | “她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国际大奖,真让人拍案惊奇。”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拍案惊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惊讶的词语,它还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奇事”的重视。古代文人喜欢通过故事来传达哲理、道德或人生感悟,而“拍案惊奇”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好奇心,对世界保持开放的态度。
四、总结
“拍案惊奇”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些出人意料、令人震撼的事情的惊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它都能很好地传达一种强烈的惊讶情绪。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中文表达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